《上海财经大学报》
出版时间:2017-11-30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校举办“面向未来的高等
教育”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本报讯 11月17日,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我校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荷兰、瑞士、挪威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知名大学校长汇聚一堂,围绕“未来高等教育新趋势新使命新思考”作主旨演讲,并展开热烈讨论。论坛由我校副校长刘兰娟主持。
  我校副校长蒋传海教授以“新时代的大学新使命”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新全球化时代的开放、包容、普惠、共享特征,对大学提出了新要求。伴随着新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赋予了中国大学新的使命。上海财经大学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追求卓越”、坚持“内涵发展”,坚持“放眼世界”,坚持“锐意改革”,努力建设一流财经教育。面向新时代,中国大学必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面向未来,才能不负时代使命,开启新征程。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就“面向未来的大学与学科建设”作主旨报告。他表示,面向未来,中国要建设一个教育强国,中国的高等教育要能够满足人民的期待、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并顺应全球趋势。为此,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直面矛盾、拓宽思路。通过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多科研究平台、淡化科研量化考核指标等,做好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长科林·贝利(Colin+Bailey)教授以“高等教育驱动的国际关系”为题发表演讲。他首先探讨全球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进而论述大学国际化的深刻内涵,并进一步反思高等教育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不同行业、国家之间的充分合作,将有助于解决全球问题。为此,大学既要确保其学生有能力适应未来的科技发展,也要培养他们拥有国家层面的当地领导力。
  日本一桥大学校长蓼沼宏一(Koichi+Tadenuma)教授以“用科研培育创新人才,为社会作出贡献”为主题,分享一桥大学21世纪的愿景与实践。他表示,一桥大学与上海财经大学有很多的共同点,两校都自商科肇始而逐渐延伸向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当前,一桥大学的愿景是通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的人才,以及通过组织并推动多个新的学科研究项目的开展,来解决财务管理、老龄化等经济社会问题,加大全球贡献。
  中国台湾中央大学校长周景揚教授分享关于“加快教育创新”的思考。他从“斯坦福2025”项目切入,介绍台湾中央大学建设创新园区的举措,并报告学校在课堂上使用辅助性高技术工具的情况。他提出,大学应是学习机构,而非研究或教学机构。然而,为了让学生掌握成就一生的必要能力,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力不从心。因此,除了富有奉献精神的教师外,良好的环境和强大的新技术工具也是加快教育创新的重要条件。
  美国福特汉姆大学教务长斯蒂芬·弗里德曼(Stephen+Freedman)教授报告的主题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他认为,在过去的几年里,国际协作与合作机会急剧增长,但不同国家之间高等教育机构的不平等也在不断扩张。同时,随着争夺国际学生的不可持续的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的扩大也备受关注。但在挑战中,我们也面临着机遇。未来,拥抱创新精神、鼓励跨学科研究、转变教育范式、利用科技倡导国际化的学习资源共享等,将变得更加重要。
  在圆桌讨论环节,国内外各高校校长踊跃发言,围绕“新技术变革下的人才培养”“跨边界的学科融合”“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际化开放办学”“科学研究服务地区社会发展”等主题,进行热烈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都本伟教授、日内瓦大学校长伊夫·弗吕克格尔(Yves+Flückiger)教授、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郑国汉教授、荷兰鹿特丹伊拉斯漠大学副校长菲利普·汉斯·弗朗西斯(Philip+Hans+Franses)教授、山东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瑶琪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教授、中国台湾东吴大学校长潘維大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教授、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周加来教授、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副校长张昌吉教授、河海大学校长徐辉教授、江西财经大学校长卢福财教授、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钟晓敏教授先后发言,各抒己见,带来一场思想的盛宴,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诸多新思路与新启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应当做出哪些调整和改变,需要世界各国高校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外大学校长纷纷表示,未来将继续保持友好交流与合作,携手共进,不负新时代! (应望江李聪)

上海财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649次访问,全刊已有240015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