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报》
出版时间:2017-11-30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弦歌不辍百年路 薪火相承匡时魂———在上海财经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丛树海(2017年11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商科高等学府,上海财经大学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财经教育,这是上财人的初心与使命。百年来,一代代上财人以求真务实、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前途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百年来,一代代上财人以经世济民、匡时守正的使命担当,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遗余力、精益求精;百年来,一代代上财人以立德树人、培育英才的不懈追求,为中国高等财经教育的萌发勃兴、创新发展书写了独特篇章。
  此时此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首一个世纪的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一幅贯穿百年的精神轨迹与梦想图景越发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经济匡时,开放创新,追求卓越。经济匡时是百年上财一以贯之的办学宗旨厚德者仁,博学者智,经济者用,匡时者勇。“厚德博学,经济匡时”———这一上财特有的校训,凝聚着贯穿学校办学始终的使命情怀,诠释了上财人对“为谁培养人”“为谁办大学”的深刻理解。
  在世界范围内,以正规商学教育取代传统的学徒制,距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晚清以来,因内外交困,列强在经济等领域侵蚀日急,面对“中国商学素未研究,商智锢塞,商才消乏”的严峻现实,1917年,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科在金陵创设。1921年,学校东迁上海,创建上海商科大学。创校校长郭秉文先生指出:“上海商科大学的成立,开启了正规意义上的商科学院之先河。”创业维艰,这种艰难既在于要做中国近代高等财经教育的拓荒者,一切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更在于要在国势倾颓、外侮不绝的境遇中坚守办学宗旨、坚持办学标准。
  1932年,学校独立建制,定名国立上海商学院,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一所国立高等商学院。此后不久,刚刚营建完工的江湾新校区就在“一二八事变”中毁于一旦。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学校也陷入办学历史的最低谷。尽管如此,学校仍锐意复兴,在新修改的章程中明确宣布学校“为研究商业学术最高机关”,确定了“为研究商学而设,为培植商业人才而设,为领导商人而设”的办学宗旨与崇高使命,并始终以“匡持国家、补益社会”为己任、倡导形成一种基于中国现实问题之研究的学术氛围。
  1935年,曾担任学校首任教务长的马寅初先生欣然为毕业生题写“经济匡时”四字,学校校训的核心意涵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1950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孙冶方先生为首任院长。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学校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兴盛。从1950年9月至1953年8月,先后有华东地区20余所高等院校的财经系科相继并入,一时群贤毕至,人才济济,至1956年,学校有教授114名,其中二级教授12名,成为当时我国规模较大、系科设置较齐全、师资力量较强的一所高等财经学院,更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综合性财经院校,为国家工业化培养了大批财经专门人才,并输送大量师资、参与了对东北、青海、安徽等地区财经类高校的援建工作。一批出生在南方、终老于北地的优秀青年,在那个特定年代奋斗在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付出了毕生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1954年,姚耐校长为毕业生题词“一切为着建设祖国”,这与“经济匡时”的校训一脉相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改革开放使学校重获新生。1978年复校后,在财政部、教育部、上海市的领导、关心、支持下,在几代上财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进入发展的快车道。1985年,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陈云同志题写校名;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建校80周年之际题词:“面向新世纪,把上海财经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2005年,以“经济学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入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并跻身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上海财经大学协议。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上海财经大学翻开了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奋进的新篇章。开放创新是百年上财始终坚持的办学方略以开放促改革,以创新谋发展,“用世界眼光办中国特色教育”的理念,已经融入一代又一代上财人的血脉之中,记录着百年上财对“如何培养人”“怎样办大学”的思考与探索。
  1921年,前辈先贤们由南京东迁上海这座远东国际大都市,创办上海商科大学,这本身就是对开放的追求与诠释。创校之初,学校坚持延揽海内外名师。在国立上海商学院时期,许多学科专业很早就开始与国际接轨。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先进理念和办学经验,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国际机构建立多种合作关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将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并切实发挥其作用作为突破口,着力探索开放环境下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财经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性实施了“海外院长非全时实聘制”,邀请海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推出了“常任轨”管理制度,先后从海外名校引进300多位优秀博士,并逐步推进双轨师资融合发展,实现师资队伍整体提升,学校成为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之一。学校全面启动以“立体课程、多元路径、个性体验”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逐步形成“3*3”卓越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先后通过了全球范围内多个权威性国际认证。秉持“顶天立地”建设理念,聚焦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导鼓励“中国问题,国际范式”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不断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一流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正在建成,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一流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今天的上海财经大学正迸发出勃勃生机,昂首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追求卓越是百年上财矢志不渝的办学精神追求卓越是一种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精神,是一种不甘平庸、奋发进取的境界,是一代代上财人始终坚守、永不放弃的共同意志,更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大学”的郑重回答。
  创校校长郭秉文先生以其“三育四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领时代之潮流,开风气之先。他主张训育、智育、体育“三育并举”,注重“通才与专才的平衡,人文与科学的平衡,师资与设备的平衡,国内与国外的平衡”。这些穿越一个世纪仍不失其前瞻性和开创性的睿智箴言,正是学校百年来探索创新、奋发进取、追求卓越的完美诠释。
  学校坚持对接国际前沿学术标准,构筑卓越学科体系。一流的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学校以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为引领,深入实施“高峰高原”学科战略,全面推进“学科竞争力提升计划”,建立健全学科优化和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等优势学科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学科冲刺的潜力。在QS、ARWU、U.S.News等国际公认的学科排名中,近年来,学校从寂寂无名到跻身其中,不断取得长足进步和重要突破。
  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卓越财经人才。坚持内涵发展,通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素质、知识、能力、体格”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及组织力的卓越财经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全国高校保持领先,新生生源质量持续优异,社会声誉逐年提升。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推动卓越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设具有上财特色、上财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主动融入国际学术环境,积极接轨国际通行学术规范与质量标准,优势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竞争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体现相关领域最高水准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成果,展现了卓越的科研核心竞争力。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构建高水平智库体系,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建言献策。
  学校坚持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实现卓越的大学治理。学校以“学术共同体”为核心理念,构建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的内部治理结构。坚持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四位一体”的二级学院治理结构,使二级学院成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科研实体。以信息化建设为龙头,构建精细精准的内控管理体制,切实提高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百年上财,继往开来。此时此刻,当我们为学校百年来的建设成就倍感骄傲与自豪的同时,也无比感念在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付出了艰苦努力甚至毕生心血的前辈先贤,由衷感激长期以来给予学校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与海内外校友,真诚感谢曾经和正在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全体上财人!各位领导、嘉宾、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党的十九大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承载着百年荣光和崭新梦想的上海财经大学,必须始终坚持学科建设的一流标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顶天立地的学术品位,坚持精益求精的制度建设。
  我们将努力把每一位选择上财的优秀学子,培养为具有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我们将直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植根中国伟大实践,经济匡时,咨政启民。
  我们将持续探索、改革和创新,全面推进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水平,努力创建国际知名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站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上,回溯过往,前瞻未来,我们深切体会到,一部上海财经大学的校史,就是现代中国高等财经教育高起点、高标准融入现代化世界历史进程,并在国际化、全球化的澎湃波涛中逐浪弄潮的奋斗史。我们将秉持“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校训,继承前辈留给我们的厚重精神财富和宏大家国情怀,在新的变革时代续写中国高等财经教育更加绚烂的上财篇章!
  谢谢大家!

上海财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661次访问,全刊已有240087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