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报》
出版时间:2018-05-15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校三部著作获评第十五届上海图书奖





  5月4日,第15届上海图书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共有3部著作获奖:《1917-1919: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启蒙》与《中国财政制度史》获一等奖,《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获提名奖。值得一提的是,获得荣誉奖的《大辞海》,其经济卷由我校百余位师生参与完成编著。
  谈敏教授的《1917-1919: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启蒙》一书延续1917年以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的研究,与谈教授此前业已出版的《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150余万字,获第16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在研究内容上前后传承,在研究时段上相互衔接,可谓姊妹篇。
  全书以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的两个重要历史时点,围绕1917-1919年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力求全景式揭示这一传播从前史阶段进入启蒙阶段的思想背景、主要线索、典型资料、代表人物、转折要素、影响范围和若干启示。通过这项研究,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启蒙,可以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路径、多元因素、复杂进程、主导趋势与时代特征。
  黄天华教授的《中国财政制度史》是一部研究中国财政起源、发展和演变规律的财政史著作。黄教授以财政史发展为经线、财政制度的演变为纬线,以土地制度和人口及户籍制度为切入点,结合财政活动,突出各历史时期财政制度发展的特征及其承上启下的历史端点,力图将内容和范围扩展到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财政税收和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以求揭示财政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部条件,给予中国财政制度(包括税收政策和税收法令)发展的历史以简洁的概括和精练的归纳。
  《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作为一部多卷本的新版史书,全面、详尽地反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全貌,全面介绍了近代农业、近代制造业、近代采掘业、近代轻工业、近代运输业、近代邮电业、近代商业、近代外贸业、近代金融业等行业发展并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的出版是对近代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一个新贡献。
  本次获奖的3部著作中,《1917-1919: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启蒙》与《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均由我校出版社出版。校出版社一直致力于建设一流财经出版品牌,坚持精品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学术选题的规划和组织,以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为出版优势构建大财经类学术出版高原,以经济学高级学术出版中心为平台构建经济学学术出版高峰,传承学术精神,服务科学研究。 (肖蕾)

上海财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132次访问,全刊已有2404848次访问